6月19日,甘肃张掖民乐县民联寄宿制小学操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在指导孩子们进行非遗传承项目民乐顶碗舞的练习。
民乐顶碗舞是流传于民间集杂技与舞蹈为一体,具有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特点,反映了古代军民在劳作中就地取材,以饭碗为道具,自编、自演、自乐的一种舞蹈,舞者头顶瓷碗,口衔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舞时磕动“口条”敲击头上的瓷碗。同时,用筷击碟,表演各种舞蹈动作,碗却始终稳稳地“端坐”在舞者头上。步伐以十字步为基调,再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垫步”“斜后点步”及“云步”,使场面的变化丰富多彩。2008年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乐民联寄宿制小学将顶碗舞作为校本课程引入校园,以社团活动的形式一届一届辅导传承,目前,已有2000多名学生承习顶碗舞。(王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