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视听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张掖视听网 >> 张掖资讯 >> 张掖文化 浅谈甘州社火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0 人参与互动 2024年11月06日 11:27

  一、社火的起源

  社火是中国西北地区民间一种庆祝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等传统节日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社火在表演中吸纳了各种杂戏的表演形式,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多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具体内容,集中展现农耕时代的民间社会生活。南宋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一书中载有“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社火历史源远流长,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祝融(传说火神)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勾龙见父亲闯下大祸,心理非常难过,于是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后土”,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传说那位触不周山的共工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因其惧怕响器烟火,故产生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社火起源于火,发展于社,远古时代,火的出现,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人们对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灾害、瘟疫就“施烟火及作金钢力士以逐疫”。

  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是这样记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火的变相。”

  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渊源关系。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聚众庆贺,或扮兽表演,教育后代,传承狩猎方法或经验;或树立智、勇、谋等果敢形象。这是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大傩” ,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西北陕西、甘肃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二、社火的发展

  社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其发展亦与社会经济体制发展同步。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张代敏在《社戏里的“社戏”》中说:“古时绍兴的祭社,为行令做诗。春祭谓‘春社’,是祈农之祭,秋祭谓‘秋社’,此时农家收获已毕,立社设祭,是为了酬报土神。后来发展为以演戏来祭社。这时演的戏便叫‘社戏’,因为每年要演,亦叫‘年规戏’。”

  而甘州社火是西北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传统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现已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力争创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甘川府志》作者钟赓起(清乾隆44年(1779)年版)记载,甘州社火民间流传和全国各地社火基本趋同,内容和形势上均有共同的特点。

  甘州社火是张掖地区迎接、庆祝春节的传统狂欢活动,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广场演艺行为的通称。明初之时,大批移民进入甘肃河西走廊,不仅将原居住地的饮食、服饰、语言、生产方法带入新的环境,还将一些风俗习惯带到当地,于是在甘州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社火习俗。最终甘州社火就在当时萌发壮大。

  另根据甘州本地老人介绍,最早社火也与当地寺庙有关,每年正月各村都有自己的社火活动,社火和寺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比如村镇要建寺庙,除人力之外要采购物料,社火表演可高效募集资金。明清时期,河西地区农村以户族设“堂”,以村堡设社,与村社有关的事统称社事。诸如“香火朝山会社、社火会、教义会、自乐班会、庙会、曲子会、吃割会”(有地方称吃合食,也有地方称吃割四。意即买卖土地写契约,让四邻同意最后画押立契,四邻不找麻烦)等等。这种会社每逢迎神报功、庆贺集会必举行游艺活动。通常以锣鼓火把助威,助以舞狮耍龙,举行灯会游行,遂逐渐演变沿袭形成“社火"风俗。

  一般是春节初三过后,各村社火就准备开始。先开箱祭鼓,祈求大神保佑平平安安;每年社火游演完毕,同样举行封箱仪式。待开箱仪式举行完毕后就举行社火游演,以各村庙会为期,各村社火都来助兴。每家社火均要提前几日下贴(函),到村社后先至土地庙举行游演,再至一家一户。期间村民皆给各家社火挂红挂彩(彩头,亦可烟酒钱代替)。这些红(彩)也算是社火队伍的报酬,当社火回家后再按标准分配。这也是早年社火延续的唯一经济规则。

  庙会期间,各种演艺花样繁多,既有戏剧团体、自乐班演出传统秦腔剧目,还有歌舞、电影演出,以及耍狮子、彩莲船、杂耍、木偶、曲艺、社火等民间文艺活动助兴。与此同时,甘州当地的各种著名小吃——麻辣粉、油糕、面皮、凉粉等等纷纷登场,四处飘香;而买卖农具、香蜡纸炮、看相占卦、图书摊点、小百货、小五金等商贸交易也是活跃频繁。

  新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改革开放以前,社火活动曾一度受到批判,禁止表演。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火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又得以恢复。现在,社火从根本上不再是表达人们对神的崇拜,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间风俗活动,并与地方文化、民间艺术、历史趣闻结合在一起,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三、社火表演形式

  甘州民间社火,内容极其丰富。在甘州农村,社火与秧歌相结合,形成了在表演艺术形式、表演内容、服装、化妆、脸谱等方面互相融合,互相借鉴的独特风格,在一定区域内,社火与秧歌、社火与戏曲等传统艺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综合性艺术表演。甘州社火形式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高跷类、灯火类、武技类、舞狮耍龙等。

  其中锣鼓类社火以锣鼓为主要表演对象,具有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行为豪放,场面气势宏大等特点,充分展示了西北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

  车船轿类社火以精湛的技巧表演为主,外表被装饰成各类民间交通工具的形状,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主要有跑旱船、骑驴、彩轿子、太平车等节目。

  武技类有九节鞭、鞭杆拳、剑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笼、霸五鞭、武术棍法表演等,以高超的技艺吸引人。

  甘川杜火也俗称为“秧羔子”,它是一种以打击乐为伴奏、团体阵型演变的集体式社火表演形式。打击乐有鼓、锣、铙、钹镲等乐器。

  除伴奏者外,社火队伍中舞者至少17人,但参演人员规模可扩大。其间1人为领舞者,在群体舞蹈表演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其头戴礼帽或清代官员帽,挂白色老生长髯,穿圆领马褂,右手执拔浪鼓。左手执的道具,各地不一,有执灯笼的,有执膏药幌子的,有执花伞的等。此角色在整体表演中居核心位置,多选善于言辞而又活泼者扮演。在舞蹈进行的间歇间,由他插一段类似戏剧噱头的“杂话”,俗称“卖膏药”,因而此角色名叫“膏药匠”。在舞完一个系列套路后,“膏药匠”还要针对不同场次唱诵颂歌,如“这里是个好地方,新打的庄子四四方,人丁兴旺财源广,一年丰收万担粮”。

  其余社火舞者共16人,分4排、每排4人。第一排4人,身穿马褂、腰扎靠腿,头戴钻天帽,一手执一羯鼓,一手拍打,因而叫“四鼓子”,也叫“四马角”(“马角”是党项话、意译为“巫汉”)。

  第二排四人是女角,叫做“四花子”或“四花丫头”,多为年轻女性。其头戴花冠勒子,身穿彩色绸衣,下着绣花彩裙,一手执小堂锣,一手拿敲锣小板,或双手拿小铜镲。

  第三排四人,武将打扮,画重色脸谱,穿马甲,扎靠腿(也有个别地方因受戏曲的影响、头戴扎巾而穿长靠)、带虬髯,多数扎背护旗,少数仍保留着古代原型,扎腰护旗。第三排的四人两手各握两头尖的棒槌,因而称为“四棒槌”。

  第四排是两男两女。两男叫书童或丑化娃,都由十几岁的男孩扮演,也叫“丑花”;两女都饰为丑妇。叫“挎儿”,也叫“忙婆”。抽花手执蚊发,忙婆身背腰鼓。

  社火的舞蹈动作多以跳跃为主,所以也叫“跳秧羔子”。跳舞时除乐队用打击乐拌奏外,舞者也各自敲打着手中的乐器。社火表演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规定动作,整体来说舞蹈动作都是程式化的,但胜在套路繁多,总共有72种。如单摆尾、双摆尾、单万字、双万字、照三星、钻四门、五盏灯、太极图、蛇脱皮、金钱吊葫芦、扎墙子、半地城、单辨子、双辨子......均由表演者设计排练表演。

  社火脸谱用各种不同的图案来表达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及其独特的牲格特证。社火脸谱的色彩分为红、黄、蓝、白、黑、绿、粉、等紫内色及金色和银色。红色为忠,白色为奸,黑色为正义,黄色为残暴,蓝色为草莽,绿色为义侠,金银色为神妖等。在画法上,它不仅句勒出人物的眼眉口鼻,还要勾勒出符合此人物的身份牲格的特殊标志,如肤色、疤痕、痣、皱纹、武器等具体直观特点。另外社火脸谱还有对脸、破脸、悬脸、转脸、定脸等六种画法,分别表现不同的人物。脸谱基本分为:红花脸、黑花脸、粉红花脸、青脸、红脸、白脸等六种。眉和眼的画法也各有特色,有表现武将的疙瘩眉,军师的梳眉,僧人道人的丝壳眉等。眼有平眼、忠眼、残眼三种,分别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

  社火仅场次就有大场子、小场子、作场子之分。大场子是以众多的社火人物,在膏药匠的率领下,所进行的大型舞步表演和庆贺演唱。其中仅舞步就有蒜辨子、套环子、一字长蛇阵、五朵梅、八盏灯、两盏灯、半太极、全太极、四斗底阵、太乙八卦阵等,伴随的小唱以恭贺祝福为主。例如:

  太阳出来照西海,西海闪出观音来;

  招财童子两边站,利市仙官紧跟来。

  小场子是继大场子之后,由高跷、旱船、太平车所进行的演唱。有舞蹈也有杂耍,同时还伴随着一些幽默、诙谐的表演,使人开怀大笑。甘州民间传统的社火演唱曲目有《崔代女借妆》、《尅财鬼变驴》、《恶媳妇变狗》、《卖梅花》等。其中有一些是人们对不合理生活的鞭挞,故事情节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阎王乐》:

  阎王爷爷(是)也爱乐,他把个纱帽翅儿倒戴着;

  阎王奶奶(是)也爱乐,嘴儿就笑成个密饽饽;

  阎王爷的公子也爱乐,一双眼睛就斜瞪着;

  阎王爷的姑娘也爱乐,高底子就蹬成了两半截;

  乐的牛头马面是转磨磨,乐的那阎王爷就糊涂了;

  咿呀儿三哪三二一呀,抱住了阎王爷叫哥哥。

  有些依儿(顺口溜),初听虽觉枯燥乏味,经过细细品味又觉的富有哲理且具有教育意义。如《说小气》:

  说小气,道小气,小气不过张老四;

  他顿顿吃饭把门闭,苍蝇隔门叼了个米颗子

  老子撵,儿子追,一撵撵到红石嘴。

  捉住苍蝇抬后大腿,朝彀(屁股)子楞了八棒捶

  苍蝇一看着了急,急忙跪到赔不是

  叫声四爷你是听赔你的米颗子成不成,

  张老四一听把眼瞪,骂声混虫你是听

  若要我饶你的命,除非给我来往盘缠的三两银......

  作场子即大小场结束后演出的地蹦子戏。

  甘州民间社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将戏剧、传说、小说等人物移植到社火中,不仅增添了宏伟壮观的场面,也极大地丰富了社火的内容。

  社头演唱的曲调主要有小调、民歌、眉户调等。在甘州境内影响最广泛的社火有:

  太平秧歌:它是一个群众性的广场舞蹈。每年正月农历十五前后,千百人欢聚一起,大跳“太平秧歌”,一连数日、热闹非常。此舞的表演花样很多,有“四门梵香”、“蛇褪皮”“五杂梅”、“长蛇阵”等。《太平秧歌》有大场与小场之分。大场是整个舞蹈的主题。舞蹈一开始先跳大场,后跳小场。小场的内容繁多,如:火流星、高跷师舞、太平车子、旱船,八仙竹马等。

  磨盘种歌:它是将磨盘固定在车上。然后加转盘,转盘上再用铁轴心固定2到4个骑竹马的儿童,装扮成各种民间故事或戏曲人物。其特点是形式独特、动中有静,新朝别致。

  社火中的主要技艺表演有:踩高跷、舞师等。

  踩高跷:它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认性技艺表演。高跷属我国古代“百戏”的一种。据历史资料记裁,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例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舞剑。高跳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治用绳索傅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高跷扮演者人物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等。他们边唱边表演,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动作如腹平地。高跷中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强调扮像与扭追,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

  舞狮:甘州社火中的舞狮是北方常见的醒狮。在甘州社火表团演中,小狮一人舞。大狮双人舞。一人站立舞师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师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身穿和师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旅转绣球、配以京锣、鼓拨,木棒逗引狮子,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搔痒等技巧,并走梅花桩,窜桌子、滚绣球,过跳板,走钢丝,上楼台等技巧动作。

  天官赐福:古代社火中还有“天官赐福”这一项,通常在社火狮子后面排行。用四人抬轿,左边有寿星,右边有刘海,随同秧歌行进。到演出地或农户家门口由狮子队开路,然后开始举行接财神的仪式。众人抬方桌,献上贡品,插上花朵,向财神三叩九拜,迎财神入地就坐,随后由膏药匠带领秋歌队进场。先有“天官赐福”、“刘海撒钱”等项完毕后,秧歌队开始表演。天官头戴前后呈方形的幞头,插末端微上翘的展脚(即帽翅),但不穿绣满华丽图案的袍子或绣暗花纹的袍服,更多的是穿素色袍服。脚登朝靴,手拿福如意,口中念些吉祥的词话(有专业词语)。

  自社火这种原始艺术形态产生之后,就成为甘州民间主要娱乐形式。不同的社会文化在社火中或深或浅地留下了重要痕迹。因此社火为考察和探索河西走廊农村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情民风等提供了重要素材。

  四、社火传承与弘扬的制约因素

  社火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化形式,不同地区社火在民间的活动类型也是不同的,但社火这一概念是共同的。社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近年来各界对其关注度不断提升,社火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亦成为当前甘州社火的重点。近些年虽然各地杜火发展重新繁荣兴盛起来,但总体来看,社火发展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社火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其中,资金因素最为关键。以甘州社火为例,在民间艺人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但每一次表演都必须要求一定的资金投入。目前来看资金大部分由村民自主筹集,鲜有单位赞助。因此从根本上制约了甘州社火表演的水平和质量提升。缺乏资金支持是目前社火文化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简单的秧歌舞蹈表演也需服饰搭配,而村民自制服装因缺乏艺术性,从而导致观赏性下降,以至无法激发人们参与社火的积极性。(张天鹏)

 

 

编辑: 邢琪琦

张掖视听网

张掖视听网中国张掖网LOVE张掖APP

  • 微信搜索“爱张掖”

  • 微信搜索“中国张掖网”

  • 扫码下载“LOVE张掖APP”

张掖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8

陇ICP备14000026号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