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大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努力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大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努力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在市委中心组第九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张掖市教育局
市委这次创新驱动战略专题学习,务实、精准、创新,意义深远重大,对我们及时学习贯彻好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依靠创新激荡,进一步落实好市委“四二”总体部署、“六六”发展战略提供了遵循和动力。专题学习的8个文件材料中,内容涉及基础教育领域最直接的是《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一、“互联网+”教育正当其时、浩浩荡荡,拥抱创新,才能拥有美好未来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互联网+’益民服务”的第5条中明确提出“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这“三个鼓励”充分表明,加快推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使教育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众将享受到更加公平、优质、快捷的教育服务。
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可以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难题,促进教育公平,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全局性和革命性的影响。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积极发挥我市教育信息化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转型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牢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队伍是创新的最大保障,坚持学习为先、理念与技术并重,创业与创新并进,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和创新能力,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二、积极创新“三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三通”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标志工程。目前,制约我市“三通”建设的最大瓶颈是资金问题。我们要抢抓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机遇,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加快建设步伐。
(一)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积极实施“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建设机制。结合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及“村村通”工程,重点解决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宽带不足问题。在目前100%的学校接入互联网,50 %的学校建成校园网的基础上,努力使所有学校带宽达到4M以上,校园网建成率达100%。
(二)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积极探索“政府项目引导,企业垫资建设,服务收益偿还”的建设机制。在目前85%的班级建成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努力使所有规模班级建成多媒体教室,全部接入优质教育资源;所有城区学校、乡镇中心校至少建成一间全自动高清录播教室。
(三)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合作建设运营”的建设机制。建立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云服务网络学习空间。使所有学校建成校园空间,所有教师、80%以上的学生和50%以上的家长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三、全力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我们的工作思路是:以发展需要为导向、教育应用和服务供给为一体,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融合创新、坚持应用驱动、坚持开放共享、坚持示范引领、坚持安全有序。重点有四:
(一)加快建设“张掖智慧教育”云平台。以此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教育自身发展和服务公共的水平。总体考虑是:以教育实际应用需求为出发点,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综合服务;集成各类应用系统,实现统一数据、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统一空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张掖智慧城市”进程。
(二)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从大的方面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及时接入国家和省上的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台,通过购买企业服务、结对共享等方式,集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张掖发展。从小的方面要创新工作机制,全方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为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获取优质资源提供随时随地服务。
(三)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式学习。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专家报告、+资源供给、+主题研讨、+名师答疑”等培训模式,形成教师培训的新常态。另一方面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改革传统教研方式,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四)大力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公共服务。一是加强“一站一报一刊”建设。通过张掖教育信息网、手机报等即时发布教育政策、教育资源等,为社会提供快捷的教育资讯服务;二是通过教育管理平台,向社会提供高考、中考、国家教育考试等报名缴费、政策信息服务,推进“阳光考试”;三是对教育资产、人力资源等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和分析,为决策和服务提供参考;四是充分利用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资源,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视频,促进健其康成长;五是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农村学校信息化优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扶贫培训等,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多元化的服务。